夏成雨_好大夫在线
7届年度好大夫
微信扫码

微信扫码关注医生

有问题随时问

收藏收藏

疾病介绍

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

发表者:夏成雨 人已读

症状:

早期:耳鸣、听力下降。(有很多病人因症状不明显而未被重视,或者曾经到耳鼻喉科就诊,未做头颅磁共振而漏诊,小的肿瘤因头颅CT显示不清楚也会被漏诊门诊遇到无数这样的患者,没能早期发现!

后期:行走不稳,头痛、恶心呕吐,面部麻木疼痛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安徽省立医院)神经外科夏成雨

确诊检查:头颅磁共振平扫+增强,内听道CT

治疗选择:(目前无任何药物可以治疗缩小这个肿瘤)

1.开颅手术治疗:

为最彻底,最有效的方法。

对于年轻病人首选开颅手术治疗。

肿瘤较大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(头痛、恶心呕吐)的必须接受开颅手术治疗。

目前手术风险已经很低,死亡率不到1%。手术是在耳后做一长约6cm切口,颅骨上做一约3*4cm骨瓣并移开。手术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,肿瘤一般均可以做到全部切除,术后骨瓣放回原位。

下面是一位听神经瘤患者术后3月余来门诊复查时的切口恢复情况,不把头发拨开,是看不到切口的。

图片1.png

手术主要容易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。面神经损伤后会出现口角歪斜,眼睑闭合不全,导致面容丑陋。听神经损伤后出现同侧耳聋。

主要难度是保存面神经的功能,因为面神经与听神经一道并行通过内听道(颅骨底部一个孔洞)到颅外,肿瘤越大则对面神经压迫越明显,手术时面神经越容易受到损伤。因此肿瘤越小,面神经功能保存的机会越大。目前本人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比例超过99%以上,直径小于3cm的肿瘤面神经保留率几乎100%。

下图为正常人的面听神经图像,可见这两个神经从脑干发出后一道并行从一直径0.2~0.4cm的骨孔出颅,因此听神经发生肿瘤后面神经将被挤压,肿瘤越大面神经被挤压得越明显,面神经功能保留也越来越困难。

此类手术同侧听力一般术后不能保留,但如果肿瘤比较小,也有能够保留术前听力的机会,甚至部分病人听力比术前改善,部分患者因听神经保留的原因,术后仍然有耳鸣。

2.伽玛刀治疗:

不需要开颅手术,实际为伽玛射线放疗,一般只需一次。放疗时头部局麻下安装一定位头架,射线经聚焦后照射肿瘤,照射结束后头架撤除,放疗即结束。它是通过伽玛射线照射肿瘤使肿瘤逐步坏死缩小、停止生长或生长减慢。肿瘤直径小于3cm(2cm以下最好)的可以考虑伽玛刀治疗。但是伽玛刀不能保证对所有病人均有效,有的肿瘤照射后仍然生长,或者肿瘤中心出现囊性变而体积增大或者脑水肿,导致症状加重,病人最终必须还需要接受开颅手术治疗。因此对于年轻患者,首选手术治疗!!!

仅对于演员这类特殊职业人员,担心术后可能发生面瘫影响职业生涯的,或者非常惧怕术后出现面瘫的患者肿瘤小于3cm时可选伽马刀治疗,以后如果不能控制再选择开颅手术治疗,还有少数身体条件差,心、肝、肺或肾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

如果肿瘤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,身体条件允许的话,首选手术切除。例如下面这位老人76岁,听神经瘤引起三叉神经痛,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予以全切,疼痛消失,术后恢复良好,无面瘫。

1686450634726682.png

3.保守治疗:

对于年纪大,预期寿命不到5年的,肿瘤比较小的可以不做任何处理。因为听神经瘤为良性肿瘤,一般生长比较缓慢。

4.费用

听神经瘤的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属于安徽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,参保病人一般只需付3万元左右,其他费用完全由医保支付。完全自费病人在我院手术治疗平均约需4-6万元。

5.关于面瘫问题:

目前国内外任何有丰富经验的医生都不能保证术后不发生面瘫,尤其是大于4cm以上的听神经瘤;

大于4cm的肿瘤,全切术后面瘫发生率较高,即使是国内外顶尖大夫;

肿瘤越大,全切术后发生面瘫发生概率越高,面瘫程度越明显的概率增加;

巨大听神经瘤伴有脑积水的患者,手术风险明显增加,保留生命更重要,更不要说保护面神经了。

手术技巧高的大夫,全切率几乎100%,面瘫发生率低一些,面瘫程度轻一些。

!!!即使再小的听神经瘤,目前几乎无专家敢保证全切肿瘤同时100%术后无面瘫。以下是我门诊就诊过的病人,在北京或者上海著名专家那里手术,肿瘤没有全切(红框内白色阴影为肿瘤),术后同时还有面瘫,肿瘤都小于3cm(当然医生本人也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)

1665112671850730.png


术后面瘫是所有患者就诊后最纠结的问题,也是医生最头痛的问题。

谈一下个人的看法,供参考。

1.判断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听神经瘤水平的标志 :能否展示该医生亲自手术的巨大(直径大于4cm的)听神经肿瘤全切除后面神经功能保存完好的照片(这是真功夫!)。肿瘤越大,面神经功能保存的越好,越说明手术水平。不是看医生所在的医院、手术例数等。

个人手术的巨大型听神经瘤,完全无牵开器技术下切除经验得到国际同行认可,该技术可降低小脑损伤等并发症,文章发表于国际神经外科著名杂志 World Neurosurgery(中国人纯临床技术文章发表于该杂志不容易)

Retractorless Surgery for Giant Vestibular Schwannomas via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.World Neurosurg. 2019 Apr 23. pii: S1878-8750(19)31126-X. doi: 10.1016/j.wneu.2019.04.132.

请点击下方链接,内有我接诊或手术的四个听神经瘤病例,仔细体会一下!!!

单侧持续耳鸣伴听力下降--警惕听神经瘤

2.直径大于2cm的听神经瘤首选外科切除,除非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、高龄等估计不能耐受手术。

3. 1-3cm,尤其2cm以下肿瘤,对于非常在乎术后面瘫的患者;特殊职业如教师、演员等;预期寿命5年内的老年患者,可以先做伽马刀治疗,无效再考虑外科手术切除。

年龄轻的首选手术,肿瘤越小,面神经功能保存的概率很高,越小越容易保存。

4.1cm以下的可以观察,也可以伽马刀,年龄越大,越倾向于什么都不做,观察即可,因为生长缓慢。

如下面这个肿瘤:绿色箭头所指为面神经,红色箭头所指为听神经瘤。(当然此时如果手术,面神经发生损伤的概率极小,而且同侧听力还有保存的机会)

图片2.png

比如下面这个病人,发现肿瘤时2014年(当时61岁),他的2017年(左侧上下2张片子)到2023年(70岁)片子(右侧3张片子)显示肿瘤增加并不明显,未作任何治疗,只做定期磁共振随访。

1694169454241860.png

这个链接是一个河南小伙从非洲回到河南,再到上海住院后出院,再找到我这里的一个巨大听神经瘤

河南小伙在非洲高原出现头晕耳鸣耳背-高原反应?

下面是一例巨大(直径5cm)实质性听神经瘤伴脑积水病人手术前后图片,术后面神经保留,并且功能保护良好(因牵涉隐私,面部照片略去)。

特别提醒:

务必请有经验的颅底外科医生手术,是保证疗效的关键。下面这位患者在上海和杭州的著名医院已经做了2次手术,因血供丰富,都只切除了一部分,肿瘤很快长大,她的孩子从网上找到我,予以顺利全切除。

听神经瘤上海杭州2次手术后复发再手术

1.听神经瘤手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,才可能最大程度保护面神经的功能。

2.做到肿瘤全切,并且面神经功能保护良好是评价这一手术效果的金标准。

下面是一个典型病例:一位20多岁的病人,患有巨大听神经瘤,经我手术,肿瘤全切,面神经保护良好,术后7天出院,看不到明显面瘫表现,而且听力得以部分保存。

(红箭头所指为术前磁共振显示的听神经瘤,黄箭头所指为术后磁共振证实肿瘤全切)

下面是一位在我门诊就诊,前往上海住院后再次回到我这里手术的患者。

图片4.jpg

术后恢复情况:

患者术后一年接受安徽电视台采访时GIF动态截图

夏成雨:医生的幸福和歉疚_第一时间切条_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_热剧第一门户2020872246242.gif

图片2.jpg

以下是患者在网站发的感谢信,讲述求医过程。

感谢信:因为昨天是夏医生的门诊,特地约了昨天过去,看到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亲切,见了面,毫不迟疑的叫了我的名字,非常的平易近人,他看了我的恢复情况,说了好几遍上班去,上班去,在家闲着干嘛,为此我遇到这样一个了技术精湛,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而感到荣幸与骄傲,同时给夏医生一个大大的赞!说说我的求医历程吧,我希望能够给其他的病人些许的帮助。

记得去年下雪的时候我耳鸣的特别厉害,伴有些许的走路不稳以及头痛,去我们老家的人民医院检查,医生说是颈椎病,无大碍,但是需要保养,为此我们全家也就安心了,从此我开始了针灸的道路,针灸也是安徽省中医院一个老教授,他的手法确实也很好但是病情不见好转,三月底的时候,他说,你去做个核磁共振看看,听了他的建议,我在安徽省中医院做了核磁共振,检查出来神经源性肿瘤,当时我看到这个结果天都要塌了,我公婆在老家,我妈在上海,我老公去广西出差,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,当时日子是难熬的,因为做的是核磁共振平扫,所以医生建议我做增强,因为增强要预约,我还是强忍着悲痛上了几天班,我清楚的记得四月四号下午增强的结果出来了,是听神经瘤,直径为五公分,我一边庆幸它是良性的,一边着急这么大的肿瘤怎么办,后遗症怎么办,面瘫怎么办,我才只有三十岁,嘴歪眼斜怎么办,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数,一夜之间,头上长了好多白头发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夜之间白了头吧!中医院的医生说的很轻,他说安排手上的交接工作吧,明天安排住院,后天安排手术,这么大的瘤子需要尽快,也没有说啥后遗症等等,因为是脑部手术,万一把我开成了傻子那我下半辈子完了,所以我们就回来在网上查哪家医院好,哪个医生好,我们当时查到了北京天坛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,医生我们查到合肥当地的夏医生,因为我家离省立医院夏医生那里不远,庆幸我挂到夏医生的号,面诊的时候他说我如果做完手术,会有面瘫的可能性,而且我肿瘤过大有危险,我当时求求他他一定要把我治好,他说我们对待每个病人都会全力,但是病床要等,估计得半个月,同时我也拨打了天坛医院的电话,客服说要等三到十个月,我的天,我的病情哪里还能等得起,后来我们去了上海,约了上海**医院一个叫孙*的医生,他人也挺好,安排我到****院住院,做一系列的检查等待手术,郁闷的是我找了整个病区都没有找到听神经瘤,手术安排在四月十五号,查房的时候,我听到他的助手说我是难啃的骨头,天大的手术,在四月十二号的时候我收到了夏医生来的电话,说床位已经安排好,可以住院了,我老公把前后的情况跟他说了,他什么都没说,只说我们考虑清楚就行,同天晚上,一个听神经瘤的一个患者来找**医生,恰巧我老公遇到,他嘴歪了,眼斜了,走路要家人搀扶着,护士都说难看,更加下定了我回来找夏医生的决心,后与夏医生联系上,麻烦他给我留个床位,他同意了,第二天,我们办理了上海**医院的出院,踏上了回家的火车,清楚的记得我妈哭呀哭呀,说上海大医院你不信,你非要回家治疗,我老公说,纵使医院再大,花再多的钱,找对医生很关键,在家没有两天,夏医生说有床位了,过来吧,那天是四月十五日,在**医院检查过的东西基本上没有查,必要的检查了下,等待手术,时间定在五月二号,因为五一放假,夏医生把我安排在了节后的第一台手术,可见手术的难度,做手术的前天晚上他去了病房,他跟我说,不要怕,你还年轻,我们手术尽量全切你的肿瘤,尽量保存面神经,如果肿瘤实在难切,我们切一部分,保住面神经。手术之前谁不害怕,但是有他这番话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。五月二号一大早,在七点十分左右,我剃了头,洗了澡,由手术工作人员把我推进了手术室,担心,害怕,恐惧夹杂着,一会儿我就没了知觉,晚上十点我才推出来,出来后除了没有力气之外,一切正常,我当时问家人是不是肿瘤全切,他们说是的,全切。这十几个小时医生是怎么熬过来的,他们拿着手术刀在救人,在这里我深深的向他们鞠一躬,谢谢夏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谢谢!术后我转到重症监护室,待了六天,后转普通病房,每天夏医生都会亲自查房,问我病情情况,并且给我生活上的建议,直到五月十六号医生安排我出院。

截止到今天为止我做手术才一个月二十四天,病情基本恢复,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,感谢夏医生给了第二次生命,感谢!

该患者的其他分享:

选择该医生就诊的理由:网上评价

本次挂号途径:排队挂号

目前病情状态:有好转

住院花费:60000元

我个人的体会,复杂疑难疾病寻医不少时候真的是一个运气!已遇到太多类似病例。2018年五一节前后曾有2个听神经瘤患者,一个是直径5cm以上肿瘤伴有脑积水女病人(上面的这个女病人),五一节前在我门诊就诊,因为手术量有限,答应最快2周安排住院,等我通知病人时,病人已经在上海住院等待手术,我发了2个既往在我这手术的听神经瘤病人术后发的感谢信给她,加上她在上海住院期间了解到的信息,她决定回到我这手术,手术顺利,术后效果很好,没有面瘫。另一个直径3cm听神经瘤男病人五一节后来我门诊,我详细告诉他手术一般情况及预后,并且他也到病房去看了从上海回来的女病人术后情况,他最终选择去上海手术,结果是术后不仅有面瘫(这个任何医生也不敢保证不发生),而且有吞咽困难需要插胃管,行走困难,非常后悔。

1665113292327856.png

下面是另2位患者听神经瘤手术后的经验分享。

图片1.bmp

61岁巨大囊实性听神经瘤术后3月无明显面瘫(一位外地三级医院的医务护人员的父亲,多方咨询后决定来我这里手术

一例59岁警察术后一年复查(下图,直径约3cm)

一例30岁女性(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妹妹)直径4cm听神经瘤,无明显面瘫。


1665111948606473.png1665111963202565.png

关于手术等待的问题:

2023年9月我手术的一位患者,2017年(60岁)因外伤后检查发现“巨大听神经瘤4cm以上 ”曾在我院其他主任医师处住院,被告知手术风险大,建议去上海就诊,仍被告知手术风险巨大,患者家属遂决定观察,2023年1月份开始出现耳鸣、饮水呛咳。多方咨询后来于2023年4月15日来我门诊,复查磁共振见肿瘤在过去6年中略有增大。

1694791338279895.png

1694791350518766.png

患者家属经慎重考虑后决定由我手术。2023年9月收住入院,手术顺利,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。

1694791471519096.png

1694791485567735.png1694791612493017.png

通过下方二维码,可以与我直接取得联系。网上挂号不成功的,可以到南区门诊3楼2号诊室找我当面加号

image.png

本文是夏成雨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,不能做为诊断、治疗的依据,请谨慎参阅

收藏
举报
×
分享到微信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即可分享该文章

发表于:2014-04-14